首页 » 重点工作 »关爱工作 » 正文

莫向收获 但向耕耘

发布日期:2016-09-08         浏览次数:

  

——我与一位帮教对象的故事

 

  每当我走进东北塘街道梓旺社区,看到善行义举榜上自己的彩色照片,总是告诫自己要珍惜晚年时光,协助社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古稀之年,我从市区搬家来到梓旺社区定居。2011年11月,一个孩子来到我身边,那是13岁的学生小费。在小学三年级时,他父母离异,亲妈到市区打工谋生。父亲长期在外,居无定所,把小费丢在家里,无人照顾。从此小费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原来一个优秀学生,帮教时门门“红灯笼”。社区把小费作为帮教重点对象。他父亲竟然到社区大吵大闹,无端指责街道和社区领导。邻居提醒我,算了吧,不要老来自讨苦吃。我一不退却,二不惧怕,认为帮教正是一个退休教师应尽的职责。

  2012年暑假,我在裕巷村开办校外辅导站,特地带小费到站学习。不料,他脸色苍白,胃部疼痛呕吐,鼻子出血。我急忙送他到附近医院救治。忙了半天,病情得到控制。我背着送他到家,安排好吃住。2013年一天清晨,一辆面包车闯进社区到他家来讨债,车上下来几个气势汹汹的男女,找不到小费的父亲,就要把小费带走。我挺身而出,不畏风险,据理力争。后来那几个人灰溜溜地走了。我带小费过了这次绑架关。那年八月有一天,我刚从上海回家。在小区围墙边似乎有个孩子蒙住头,蜷缩在石条上,我走进一看,吓了一跳,竟然是帮教学生小费。我急忙领他到我家,帮他洗澡,给他吃早饭。我俩带着干粮和矿泉水去寻找小费的父亲。直到晚上9点半,他父亲才回家,我和他们父子俩交谈好长时间。他父亲答应不再打骂孩子,小费保证以后决不擅自离家出走,再不露宿野外。阳光总在风雨后,一场家庭风波终于恢复了平静。

  在帮教的4年时间里,平时我常送去食品,每逢过节过年,总是加倍送给小费吃的穿的,让他感到社区的温暖。在假期里,我特地到“新华书店”买书和文具用品。小费生活安定了,父子关系正常了,去年他终于拿到了初中毕业证书。做好孩子的关爱工作,再苦再累,我无怨无悔。到年我成了八十寿星,我牢记著名爱国学者闻一多在《红烛》里的一句至理名言,莫向收获,但向耕耘。

  

(东北塘街道梓旺新村社区  姚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