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动态 »惠山区 » 正文

寻访吴地文化,厚植家国情怀——2024年惠山区教育关工委小记者夏令营掠影

发布日期:2024-07-05         浏览次数:

  雨季未去,暑假刚至,惠山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小记者采风夏令营的活动就开始了。7月2日,来自来自省锡中实验初中、二小、三小、天一实小、天一二小、西漳中学、前洲初中、洛社初中和新开河实验学校共九所学校的小记者和辅导老师百名师生参加了“寻访吴地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的夏令营活动。

  探索工商文化,感悟家国情怀

  

  上午九点多,夏令营的两辆大巴车开进了荣巷古里文化街区。映入了师生们的眼帘是巍峨的牌坊,上面镌刻着“由任城而鄂渚,由鄂渚而梁溪,三千年积厚流光家学渊源惟笃实;自有明迄前清,自前清迄中华,五百载声希味淡后人佑启望来兹。”楹联记录了荣氏的发展历史。是的,就是这样一个传承优秀家风的家族为新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江泽民书写的“荣毅仁纪念馆”六个鎏金大字的匾额下,小记者们合影留念。纪念馆由荣毅仁事迹陈列展示厅、无锡故居、北京故居三部分组成。师生们由北向南参观游览,探索无锡的工商文化。

  从介绍荣氏的历史渊源开始,小记者们在导游的引领下,参观了从一代红色资本家到共和国领导人的成长历程和不寻常的人生轨迹。

  “日军发动全面战争的头几个月里,荣家所有处在战区的 14 个工厂,全部遭到了日军轰炸,荣家人依靠智慧和坚定信念发现了拯救企业的方法……”一张张大照片、一段段文字诉说故事。这个被毛主席称为中国民族资本第一家的荣氏企业是如何在动荡的战争年代历经危难而不断壮大的,在新中国诞生之际,又依然留下来,带头拉开公私合营的大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荣毅仁先生为了探索国际经济合作之道,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创建中信公司,为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跟随导游的讲解,小记者们专心致志地,有的听讲,有的记录,他们被荣毅仁先生的家国情怀深深打动:为什么荣先生会有如此睿智的选择和宽广的胸怀?走进荣毅仁先生的无锡故居,这个谜底被揭开了。

  “孝弟当先、礼节当知、职业当勤、节俭当崇……”十二个当字的荣氏家训承载着荣家人的优良家风,承德堂上的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浓缩了荣氏企业从艰难走向兴盛的发展之道。

  2023年江苏省标兵小记者洛社初中李欣瑶的同学在参观之后这样写到:“荣毅仁先生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还有各种亲戚都住在一起。家庭氛围十分和谐。我又看到荣毅仁先生的书房,十分整洁,正在我为荣毅仁先生整齐的书桌而感慨时,才发现家族里的其他人的书桌也十分的干净。原来优良的家风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荣家人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教导下,致富不忘家乡,捐资兴学,修桥铺路,为无锡做了大量的公益事业,因为他们深知,有国才有家。

  聆听运河故事,赓续优良文化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下午,夏令营的队伍走进了风景优美的南长街景区。古运河是无锡的母亲河,在千年的伯渎河边,聆听一段泰伯奔吴段历史,小记者们生出了悠悠的思古情怀。

  在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行至一幅浮雕前,小记者们聆听了明代窑民抗击倭寇的运河故事,墙壁上,旌旗招展,斗大的“明”字格外醒目,这是军民团结一致抗击倭寇的画面。

  “上塘十里尽开店,下塘十里尽烧窑”,早在明清的时候,无锡老城南门外运河水弄两岸的传统业态——烧窑业就非常的兴盛。

  

  走进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砖瓦文化。墙上大幅度砖雕笔画无锡吴文化历史吸引了小记者们的目光,在导游讲解下,同学们了解到了先民在伯渎河边耕作生息、烧制砖瓦的历史。展示厅里,聚光灯下,大块的金砖、瓦当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风雨,是窑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你看,这砖雕的图案多么精美!”“你看,这是陈大窑,那是陈小窑……”“在古代,窑民就能够准确地控制窑内的温度,根据相关的工艺,烧制出各种规格的砖瓦……”走进莹莹灯光的古窑码头场景沙盘,同学们为脚下的巨型古窑码头所吸引。洛社初中任星硕小记者在采访稿中写到:“这里复原了明清时候,只见房屋鳞次栉比,客商摩肩接踵,好一派古窑文化的盛况!”

  都市,城镇,乡村,都是我们的“城”,在我们的城里,有“成”功的人物故事,有传“承”的文化精神,有“呈”现的生活百态,有“澄”澈的心灵之美。小记者们带着问题去观察、去聆听和寻访,不断和吴地的景物和伟大丰富的心灵对话,亲身感受到“城”与cheng的故事,相信,他们来写2024年无锡市语文中考作文题一定会特别深切的体会和精彩的演绎。

  

  

  

  从荣毅仁纪念馆,到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为期一天的小记者夏令营活动虽然短暂,却又那么丰富多彩。

  洛社初中小记者祁永建这样写到,“砖瓦是匠人们用心、用热爱去烧制的,跟普通的材料不同,它们是倾注了心血与智慧的,它一定是历史的一枚勋章……我要发扬这种工匠精神,发奋学习,这才是对吴文化最好的传承。”

  (市教育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