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动态 »锡山区 » 正文

红色基地的“蒲公英”

发布日期:2024-11-26         浏览次数:

  “王老师,叔叔们为什么要叫新四军呀?”

  “王老师,新四军和八路军有什么区别吗?”

  “王老师,为什么新四军选择在这里设立师部啊?”

  这是发生在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的日常,被孩子们团团围住的王老师,就是纪念馆讲解员王静。笑容可亲的她,已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年。

  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是位于锡山区锡北镇寨门村诸巷的国家级红色旅游景点,也是江苏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无锡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基地,更是一个集党史学习、青少年爱国教育,以及新四军抗日斗争历史宣传于一体的专题纪念场馆。没来这里工作之前,王静以为讲解是件简单的差事,背背讲解词、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即可。但正式“上场”才发现,自己会紧张、忘词,加上对历史了解不深、无法回答参观者的提问,有时会让自己陷入“一问三不知”的窘态。为此,她每天反复研读讲解稿、深入学习相关历史知识、加强练习普通话发音,并把有关的历史串联、发散开来,以便让人听得懂“来龙去脉”,讲解工作渐入佳境。

  起初,纪念馆接待较多的是各机关单位的党员,因而讲解内容相对专业平实。但自从担任校外辅导员之后,王静发现这些专业的历史知识对于小学的孩子们来说,略显“枯燥乏味”,孩子们参观时也大多表现得兴致缺缺。意识到这个问题后,王静自制了收集册,主动询问各个来访学校师生的问题和想了解的内容,逐步调整、打磨,探索出了一套针对青少年的讲解词,并结合当下流行的“热词”,使内容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听得懂、感兴趣。“讲得真好,谢谢你把这段历史讲给我们听。”对于王静而言,这是对她讲解工作的最高褒奖。

  王静如一颗扎根在红色基地的蒲公英,随着纪念馆一同成长。纪念馆的红色教育逐步获得了省、市、区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认可,这份独特的教育资源,也成为当地学校的优势资源。2016年,纪念馆和当地小学进行馆校合作,选拔优秀的少先队员,组建了一支“红石榴小讲解”队伍。王静带领小讲解员们学习相关历史,传授讲解技巧,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感悟丰富讲解稿。看着孩子们胸前系着鲜红的红领巾,在各自的点位上,以自信从容的态度为参观者讲解新四军的抗战史,王静倍感欣慰。小小讲解员们也把这段红色历史带回了家,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讲给身边的同学、家长听,将红色教育辐射开来。

  寒暑假是孩子们开展研学活动的黄金时间,也是王静最忙碌的时段。每年,她都要接待100多支青少年队伍,完成3000多人次的参观讲解工作。忙碌之余,她不断创新,主动策划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吸引孩子们投入到党史知识的学习中来。她巧妙设计了“趣味寻宝”活动,将党史知识制作成指引线索,“寻宝者”们根据提示和“火眼金睛”,在展馆内寻获“宝藏”;开设“机智课堂”,组织孩子们组队抢答、互问互答;开辟“红色号角”专区,征集参观感悟,优选后张贴上墙……丰富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意义深远的校外红色课堂也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历史书上的一页,是民族英雄们波澜壮阔的一生。王静的十年,扎根在红色基地,讲述着先辈们民族复兴的伟大故事,希望孩子们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面对困难时能够奋勇直前,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一代。  (锡山区锡北镇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