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2-17 浏览次数:
一、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调研的背景与动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蕴含着忠诚坚定、不畏牺牲、艰苦奋斗、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信仰、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和作风等精神品质和英雄气概的综合体,是革命事业永续发展的精神密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关工委和“五老”在教育引导和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独特优势,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向青少年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让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传承红色基因,以增强新时代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在新时期新时代,利港街道关工委将带领16个社区(村)关工委、4个学校关工委、10家企业关工委,在利港辖区范围内,深入推进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让红色基因根植于利港青少年心中,代代相传。
二、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的现状与做法
(一)健全红色教育机制,制定传承工程规划
1.完善组织机构。在利港街道党工委领导下,设置了街道关工委组织机构,成立了利港街道校外教育辅导总站。各村(社区)、大型企业、学校也成立了关工委组织,依托街道总站——村企关工委——学校关工委“三位一体”的管理网络,对辖区内青少年常态化地开展红色教育,传递红色基因正能量。
2.制订制度方案。在利港街道关工委领导下,利港街道校外辅导总站制订了《校外教育辅导总站职责》《校外教育辅导总站工作制度》。街道关工委召集村企、学校关工委负责人召开工作例会,共同商讨青少年的成长中的热点问题,制订街道校外辅导总站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活动,逐步打造利港街道特色化、系列化的红色教育活动。
3.组建教育队伍。利港街道关工委和基层关工委组织机构成员近200人,他们是红色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教育宣传骨干。利港街道校外教育辅导总站配有专兼职管理人员8人,具体负责辅导总站的日常工作和活动的安排协调。辅导总站招募了“五老”志愿者200人,针对性安排“五老”参与特定活动的宣传教育和辅导。
4.建设活动场所。利港街道辅导总站坐落在街区中心地段,约500平方米,配备多功能厅、标准教室、小规模活动场地各1个,图书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健身室、舞蹈房等设施一应俱全。每个村(社区)、大型企业、各学校都建有室内活动场所,配备投影设备,能够满足一定数量学生的教育活动。
(二)挖掘红色教育资源,传承革命英雄精神
1.打造红色展馆。学史可以明志,利港这片热土,经历了血与火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整理与建设,利港街道建有红色展馆6个。
(1)澄西革命烈士事迹展示馆。1939年,陈毅元帅亲临澄西中学,勉励师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必须读书”,并捐赠银圆二百枚助学,一众师生奔赴民族解放战场,奉献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澄西中学被誉为“江南第一所抗日中学”,为此在澄西中学校园内建成了的澄西革命烈士事迹展示馆、塑立了陈毅汉白玉雕像,这里展示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澄西地区革命历史和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14位英烈的事迹,为青少年学子全面了解抗日战争那段历史提供了真实的史料。
(2)利港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坐落在利港苍山村,苍松翠柏从中,八十多位烈士长眠于此,有的烈士牺牲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的烈士在抗美援朝、对印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献出了生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祖国的强大担当起了历史的使命,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激励青少年学子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行。
(3)双良展示馆。位于利港双良集团总部,成立于新中国建国70周年国庆前夕,是江阴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双良展示馆集智能化、高端化、信息化为一体,建有智慧管控中心和双良影院,集中展示清洁能源集中供热、光催化水环境治理、碳基生物有机肥、化工新材料等。展示馆还重点展示了双良集团的产业版图、发展史和企业文化、创新实力、国际化等。双良党校是展示馆重要组成部分,“红色领航五心融合”党建品牌致力于把双良党校建设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红色教育基地,也是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
(4)村史馆。利港街道已建成的村史馆有黄丹村、西奚墅村、东支社区共三家。青少年生养在这片土地上,对家乡有一种割舍不断的乡情,爱家就是爱国,村史馆为青少年了解乡土民情搭建了平台,同学们看到了祖辈们艰苦的生活场所和使用过的老物件,更能体会到祖辈们的勤劳俭朴和奋斗精神,激励青少年肩负起时代的责任担当,深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2.汇编英雄故事。利港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英雄辈出,在抗日战争年代,东支村烈士沈焕生、西奚墅村烈士张兆生等抗日英雄展现出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解放战争年代,黄丹村的地下交通员张科,当第一发炮弹在黄丹村一地主老财家里炸响 ,就意识到解放军开始渡江了,负责接应工作的他抛下2岁的孩子就出了门,直到把解放军安全送达龙虎塘一带。黄家丹的陈雷、缪学广等地下共产党员不计个人安危,在解放军渡江战役中出色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为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抗美援朝和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志愿军黄炳林、陈友夫,老战士黄国钎、程锡良等毅然投入到保家卫国战斗中去,他们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英雄不能忘却,革命精神应该颂扬,他们的故事可以汇编成红色读本,代代相传。
3.建设实践基地。青少年走进自然,亲身实践,体悟更加真切,教育意义更加长远。
(1)社区劳动基地。苍山村“农业合作社”基地建有黄桃园、葡萄园、猕猴桃园、小龙虾养殖场,维常村水产养殖场等是青少年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活动的实践场所,青少年可以参与种植、养殖等实验,感受劳动的价值,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2)渡江登陆点旧址。1949年4月21日凌晨,解放军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横渡长江,江阴全境解放。黄丹村就是当年解放军在利港的登陆点,在黄丹村广场上,一艘渡江小木船见证峥嵘岁月,述说着这段红色历史,沿江的滩涂,已建成为湿地公园加以保护,该处是青少年“长江大保护”志愿者活动实践基地。
(3)陈毅广场。陈毅广场坐落在利港球庄村,广场中央矗立着陈毅全身塑像。革命战争年代,球庄村是澄西地区共产党活动的基地之一,陈毅司令曾率新四军露营这个村庄,球庄村利用这红色革命文化打造村庄红色品牌,青少年学生可以参观党建文化墙,了解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水体治理。
(三)强化红色实践体验,打造红色品牌项目
1.读书征文比赛。青少年生活在新时代,唯有通过读史志,接受红色故事的熏陶,方能激活红色基因。利港街道及各基层关工委,利用地方的资源,汇编成地方特色的红色读本、教材,如《弘毅》《利港英烈传》《抗日战争》《陈毅与澄西中学的故事》等,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征文活动。
2.演讲诵读比赛。开展青少年红色经典诵读、红歌等比赛,表达青少年对革命先辈奋斗精神的传承和革命情怀的赞颂。在系列活动中,青少年脑、手、口并用,进一步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找准自身奋斗的意义,提升“与社会共发展,与民族同进步”的担当意识和奋斗使命感。
3.参观游园活动。青少年前往利港烈士陵园扫墓,参观澄西革命烈士事迹展示馆,参观黄丹村村史馆等,让青少年在参与过程中通过观看革命文物,聆听革命故事,感受时代变迁,从而增加时代的使命感责任感,激起争做新时代的好青年、好少年,筑梦美好未来的斗志。
4.红色故事宣讲。街道关工委组织七彩阳光宣讲团的宣讲员在辖区各中小学开展红色故事巡讲活动。精心整理本土各类各级好人故事,开展 “德润利港·榜样力量”身边好人故事巡讲活动,通过讲述中国好人刘文清的励志故事、中国好人陈杏妹见义勇为的故事、十佳江阴好人刘世英诚信经营的故事等,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无私奉献的道德力量,帮助孩子们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红色故事校园巡讲活动,通过身边烈士事迹的宣讲,帮助孩子们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在红色故事熏陶中,激发爱国爱党热情,赓续红色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奋斗崛起。
4.寻访实践活动。青少年寻访老教师,了解更加完整的学校、师生奋斗史;借助网络搜寻陈毅元帅、杰出校友信念坚定艰苦奋斗的动人事迹;寻访烈士故里、后代,了解烈士生前更多的生活轶事;寻访杰出校友中的企业家、教育家、工匠劳模等奋斗史,了解他们在所属领域带领团队奋斗的历程、遭遇的困难和取得的成绩,激发青少年奋斗的激情。青少年在寻史的过程中,增强了细心和耐心,加深对红色基因的了解,提高团结协作意识,养成务实、坚持、迎难而上的品格。
三、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的建议与对策
1.要继续培养扩大红色教育队伍
(1)充分发挥“五老”的重要作用
“五老”见识广,阅历丰,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等更为了解,他们亲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远比青少年更加深厚,在时间上他们更加充盈、自由,因此组织好、发动好“五老”队伍,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建议根据“五老”志愿者队伍中各成员的特长或资源利用的范畴要有相对详细的分类陈述,以便在组织各类活动时,能更加有的放矢,更好地发挥“五老”志愿者的教育功能。
“五老”志愿者相对来说,年龄和健康影响着关爱工作,利港街道“五老”志愿者资源并不充足,其中以退休老教师为主,为此街道关工委辅导员务必招募志愿者,让社区工作人员、企业年轻工匠、学校在职教师参与进来,保障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常态化开展。
(2)注重骨干师资队伍的培养
选择年轻党员志愿者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从事红色基因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定期组织骨干培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厚实理论功底,加强教学研讨,邀请专家示范授课,提高教学骨干授课水平。
2.需不断开发利用红色教育资源
尽管红色基因教育已纳入街道关工委的工作计划,但没有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分类细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也不够清晰,围绕红色基因教育开展的活动缺乏系统性和关联度,影响着教育效果。利港街道关工委领衔,大力开放和整理好地方特色的红色教育读本,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进行编印出集,组织志愿者对活动进行设计,形成活动方案或教案,为今后长期循环教育积累资料。
将青少年红色教育与校园德育活动、社区关爱工作整体融合,系统推进与实施,学校与社区有很多红色教育资源,积极开发青少年更愿意参与的与新时代接轨的活动形式,确保青少年和“五老”志愿者深度参与、主动参与,提高育人的有效性。
3.应系统设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目前在青少年中开展红色基因教育系统性不强。根据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我们的教育活动应按照“知-演-寻-践”四个主题开展。
(1)知史言志——激活红色基因。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全街道组织开展“红色典籍”读书征文活动,让青少年了解身边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迹,汲取报国正能量,抒发爱国热情。
(2)演史咏志——活化红色基因。在每年的五六月份,结合青年节、儿童节等,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演唱比赛,青少年在制作小视频、参加表演过程中,更能体会到先辈的奋斗精神和革命情怀,进一步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找准自身奋斗的意义。
(3)寻史励志——弘扬红色基因。在每年的七八月份,组织开展“红色故事”寻访实践活动,青少年可以寻访烈士故里、后代,了解烈士生前更多的生活轶事;寻访企业家、老教师,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遭遇的困难和取得的成绩。从而加深对红色基因的了解,弘扬奋斗精神,树立责任担当意识。
(4)创新实践—传承红色基因。在每年的一月份、十月份,结合春节和国庆节,组织开展“红色精神”体验活动,青少年结合自己的成长或所见所闻所想,围绕“我是红色接班人”主题,制作小视频,通过网络平台宣传正能量,担当起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
4.宜因地建设打造红色教育品牌
(1)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开发了行走的思政课——“走近长江”。利港北临长江,黄丹村是坐落在长江边的一个新农村,这里有百亩湿地、千亩天然芦苇荡、大型长江水厂,还有世界第一高输电铁塔,这里也是当年解放军过长江的登陆点之一,江边的党史内容介绍,以及村里老人对当地的烈士故事的熟知,都是很好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通过参观村史馆、民俗馆、文化长廊,引导青少年感受小渔村的发展历程,从家乡小渔村的发展过程中感受人们生活的发展变化,体会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让青少年在新旧乡村面貌的对比中感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带来的巨大变化。在红船广场,聆听老党员讲述村庄的发展史、渡江战役以及革命烈士耿泰义和地下党张科的故事,将所见所闻所感内化成主动扛起时代重任的内驱动力,激起争做新时代的青少年,筑梦美好未来的斗志。
(2)组织青少年积极参加“弘毅大讲堂”。结合陈毅元帅曾经在澄西地区的抗日游击和在澄西中学的演讲历史,打造“弘毅”品牌,寻找先贤奋斗的足迹,组织青少年共同赏析《陈毅诗词选》,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比赛;用表演或制作小视频的方式,呈现陈毅司令员演讲、捐赠、抗敌的事迹。
实施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工程需要着眼长远、久久为功,多措并举、整体推进。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利港街道关工委深深感到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的必要性,我们一定将红色基因更加深入青少年的内心,让青少年践行属于自己的初心使命,也一定将红色成为鼓舞广大青少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道上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江阴市利港街道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