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2-31 浏览次数:
在新时代背景下,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顾山镇赤岸村关工委立足本土,凭借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生态村得天独厚的生态与人文资源,多维度拓展育人空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赋能,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为青少年开辟出一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成长天地。
一、赤岸村特色自然、文化资源
(一)生态瑰宝:自然的馈赠
赤岸村拥有令人赞叹的生态景观。藕塘湿地犹如一颗璀璨明珠,每年春天,大批候鸟如约而至,它们或翱翔天际,或驻足觅食,构成一幅灵动壮美的自然画卷。每逢夏日,荷叶田田,荷花娇艳欲滴,鱼虾在水中嬉戏穿梭,构建起一个生机勃勃的水生生态系统,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繁衍之地。与之毗邻的红领巾观鹭园,则是鹭鸟们的专属乐园,它们优雅的身姿、清脆的啼鸣,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生机,也为生态教育提供了鲜活素材。
(二)人文底蕴:历史的沉淀
千年古村赤岸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明代铁笔御史李应昇等名人的事迹和精神,在当地营造出一种忠诚、坚毅、正直的文化氛围。文学家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以及藏书家李如一“天下好书,当与天下读书人共读之”的思想,深远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的赤岸人。赤岸村崇文重教、耕读传家、人才辈出的文化氛围,犹如一部部生动的教科书。
二、多维空间沉浸体验
(一)空间营造:知识与成长的摇篮
1.藕塘湿地:生态知识的启蒙地
在藕塘湿地周边,精心打造的科普长廊宛如一条知识纽带,将湿地生态的各个方面串联起来。湿地画廊以色彩斑斓的图片、简洁明了的文字,系统地展示了水生植物的种类特性,湿地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生态循环的精妙原理。在这里,学生们既能近距离观察藕塘湿地的生态奥秘,又能在专业导师的引领下,开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探索之旅,让求知的渴望与自然的灵韵激情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1.红领巾观鹭园:守护精神的培育园
踏入赤岸村红领巾观鹭园,“红领巾观鹭园”的标识醒目矗立。“观鹭小史官”每日见证着队员们用画笔捕捉白鹭的灵动瞬间、用文字镌刻鹭鸟的生活印记,观察与记录能力悄然生根。醒目的红领巾观鹭公约,铭刻着学生守护这片栖息地的庄重承诺,每一次观鹭活动都是对爱鸟护鸟理念的生动践行,让守护家园的精神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
(二)项目践行:能力与责任的熔炉
1.“生态小课堂”:开启自然探索之门
依托藕塘湿地和红领巾观鹭园丰富的生态资源,“生态小课堂”应运而生。课堂邀请生态专家、学者担任讲师,为学生们带来深入浅出的生态知识讲座,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构成到候鸟迁徙的生态意义,逐一剖析。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与探索精神,成长为生态保护的小小宣传员。
1.“小科学家工作站”:点燃科技梦想之火
在赤岸村设立“少年科学院工作站”,配备专业实验设备与科普资料,专门编写了“湿地小科学家养成计划科普口袋书”。聚焦当地生态环境问题,如湿地水质监测、候鸟栖息地保护技术研发等,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学生们在导师指导下,学习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并实施简单的科研项目,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未来投身科技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1.小记者训练营:记录家乡发展变化
根据小学生社会教育实践需要,赤岸村关工委精心推出研学新品——小记者训练营。小记者训练营通过新闻基础知识、新闻媒介的种类,采访、写作、摄影技巧理论加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摄影技巧。在实践操作阶段,辅导老师带领小记者们顶着烈日走进村史馆、藕塘湿地、美丽乡村进行采风,用镜头定格精彩瞬间,用文字记录美丽乡村的新变化、新发展。
1.红领巾小导游:传承乡土文化之魂
赤岸村关工委精心组织学生深入街巷,探寻人文脉络。邀请知名学者、名贤担任导师,讲述赤岸村的历史变迁、名人轶事、传统民俗。学生们身着整齐导游服饰,手持小旗,穿梭于民居、古街巷之间,用稚嫩却充满热情的声音向游客讲述赤岸的传奇故事,不仅锻炼了表达、应变与组织能力,更在传承乡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了文化自信,让学生成为乡土文化传播的蓬勃力量。
1.“护航候鸟迁徙路”:守护生命迁徙之旅
候鸟迁徙季,红领巾候鸟护卫队迅速集结。学生们与专业鸟类保护组织紧密合作,参与候鸟栖息地巡查,仔细清理可能危害候鸟的垃圾、异物,为候鸟营造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搭建候鸟救助站,学习专业救助技能,及时为受伤候鸟提供救助。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向村民、游客普及候鸟保护知识,呼吁共同守护候鸟迁徙通道,让爱心在候鸟的迁徙旅程中熠熠生辉。
素质能力综合培养
(一)知识增长与技能提升
在藕塘湿地、红领巾观鹭园等特色空间的学习实践中,少先队员们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宝藏。从识别常见湿地植物、了解候鸟生活习性,到掌握生态监测方法、学会简单救助技能,知识面不断拓宽,科学素养显著提升。导游项目锻炼了学生们的口才表达、组织协调与应变能力,使其从羞涩内向逐渐成长为自信大方的文化传播者;科研工作站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为未来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二)情感培育与价值塑造
长期浸润在赤岸村的人文与生态滋养下,学生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愈发浓厚。守护家乡的山水、传承家乡的文化成为他们内心的自觉追求,责任感与担当精神茁壮成长。面对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重任,团队协作意识如春笋拔节,队员们懂得汇聚个体力量,共同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系。
(三)社会融入与角色担当
小导游通过参与面向游客、社区的各类活动,学生们成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大家庭。他们学会与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沟通,了解社会需求,从被呵护的孩子成长为有能力回馈社会的参与者。在乡村旅游推广、生态保护实践等领域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展现出新时代江阴少年的风采。
四、实践成果和社会影响
赤岸村关工委利用地方生态和特色文化资源,通过精心打造一系列特色空间与活动项目,让学生们收获了知识、成长与担当。2023 年,生态小课堂被评为江阴市关工委十佳工作品牌。2024 年,江苏少年网首次为赤岸村校外辅导站师生举办摄影展。自编、自演、自拍的《我是人文赤岸小导游》视频在无锡市关工委校外辅导站视频评比中获特等奖。《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火炬》官网多次点赞和报道赤岸村关工委生态小课堂的多维空间沉浸体验,赋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成功实践和探索。
未来,赤岸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将迈向更高台阶,持续拓展育人边界,让更多的青少年在这片赤岸村乡土乐园展翅翱翔,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江阴市顾山镇赤岸村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