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2-19 浏览次数:
尹斌,一听这个名字,都认为这是一个男孩子,但事实上,她是一个女孩子。父母希望她文武双全,有更大的本领报效祖国。尹斌今年已经七十多岁,是一名退休老军人,无锡市关工委宣讲团的成员,也是滨湖区蠡湖街道关工委“薪火传承工作室”的成员,她经常到学校、社区为孩子们讲长征故事,宣传长征精神。
她为什么执着于宣传长征精神呢,因为,她的父亲就是一名红军战士,她从父亲身上学到了长征精神。当她一次次走向讲台,面对青少年激情宣讲时,老师、孩子、家长都亲切地叫她为“红军后代”,这让她无比自豪,也让她更加怀念父亲。父亲虽然早已离开了她,但他留给尹斌的不仅是长征精神,还有许多优秀品格。
尹斌的父亲名叫尹特辉,他不仅参加过长征,还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役,先后获得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除了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故事,尹斌还记得父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战斗的故事。
1950年10月,根据朝鲜人民军的请求,也为了保家卫国,中共中央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尹特辉是首批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他当时任华东炮兵第7师第20团团长兼政委。炮团从南京出发,军队在山东淄博完成装备工作后,从鸭绿江徒步涉水过江,直奔抗美援朝前线。
尹特辉率领炮20团,在朝鲜战场痛击美军,打了不少胜仗。但是,也时刻面临牺牲的危险。1951年5月21日夜里,尹特辉从前线指挥部大渝洞返回炮兵阵地。一路上,遭遇敌机轮番跟踪扫射轰炸,非常危险。司机想尽办法躲避和前进,坚持了将近七、八个小时。可第二天佛晓,吉普车还是被敌机炸翻了。司机的一条腿被炸断。尹特辉脑部重伤,档位的把手插入口中,前排牙齿都撞掉了,鲜血直流。车内的朝鲜翻译也牺牲了。尹特辉伤势严重,被紧急送回国内治疗。因为救治及时,尹特辉活了下来。但因为受伤严重,他没能重返战场,这也成为这位老革命一生的遗憾。
尹特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民军队,在朝鲜战争中虽然负伤提前回国,但尹特辉在朝鲜战场上留下了许多战斗故事,在战友的回忆录里,尹斌看到他们是这么描写自己的父亲:“除了穿着黄色呢子军服和我们不一样,其他方面都和我们一样,奔赴战场,英勇战斗,不怕牺牲,为朝鲜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样的记述,让尹斌为自己的父亲而自豪。
所以,当尹斌跟孩子们讲“长征精神”时,其实,也在讲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她的父亲尹特辉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革命军队的优秀指挥员,是因为有坚定的信念。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他在战场上英勇作战,不怕牺牲,抛洒鲜血,把个人命运与振兴国家连在一起,这样的精神,让尹斌深受感染,也从小培养了一颗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心。在军队里,她一直以父亲为榜样,在工作上争先创优。退休后,她的内心涌动一股热流,渴望着把父辈的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传承给下一代。所以,她加入了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跟她有同样心情的还有张发海、丁冠民,他们也是红军后代,老军人,就这样,尹斌和两位老同志组成了三人组,近两年联手为青少年做了不少讲座,结交了不少孩子,听到了不少孩子和家长的心声,一场报告下来,掌声雷动。原来,他们都那么愿意听革命先辈的故事。这更坚定了尹斌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决心。
尹斌退休的干休所在滨湖区蠡湖街道震泽社区,得知老军人发挥余热,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滨湖区关工委、蠡湖街道、震泽社区还有干休所,都非常支持。干休所专门腾出一个办公室,方便尹斌等老军人备课,商量工作。办公室取名为“薪火传承工作室”,区关工委、蠡湖街道出资,为工作室添置办公用品,布置“长征精神”主题展览,红军长征时穿的草鞋、军服,用的煤油灯等,还在这里组织开展活动,座谈,这样,让尹斌跟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零距离接触,心连得更紧了。
夕阳余晖耀。为了让孩子们传承好革命精神、爱国精神,尹斌在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越做越有劲。
(滨湖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