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党建引路 “五老”聚力 品牌生根 共绽芳华

发布日期:2025-03-12         浏览次数:

  近年来,河埒街道关工委以品牌建设为抓手,积极链接区域化党建资源,鼓励广大“五老”就能作为、就近施教、就地育人,将社区校外辅导站打造成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大课堂,“五老”的作用在校外辅导站平台得到了充分发挥。

  一、党建带关建 促组织有力

  河埒街道坚持以“党建带关建”,街道、社区关工委主要负责人领衔,突出建强“五有五好”社区关工委。

  强化组织领导,在“组织”上下功夫。自2021年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副主任亲自担任街道关工委主任,常务副主任由即将退二线的原街道副书记担任,关工委工作纳入街道党委工作议事日程,并从离退休干部、退役军人群体中吸纳经验足、热情高的“五老”,请进工作班子,明确具体分工。三年来,关工委各项工作推进有序,全社会关心关爱下一代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

  协调多方资源,在“合力”上见成效。河埒街道水秀社区党委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持续释放党组织的引领和磁吸作用,积极协调区法院、检察院、卫健委等党建联盟资源助力关心下一代工作,常态化开展法治宣讲、疾病预防、自救急救等教育讲座,号召党员发挥作用,由社会组织、红色物业、非公企业中的党员牵头,联合社区关工委开展“童年小火车——新市民子女社区融入计划”“种子图书馆 开出阅读花”等公益项目,让关心下一代的多方力量在家门口“合兵一处”,累计开展活动40余场,服务辖区青少年1600余人次,全方位保护青少年在党旗下健康成长。每年寒暑假期,河埒街道开展各类青少年活动300余场,除了吸引属地医院、大专院校、武警部队、爱心企业等共建单位踊跃参与,其中更不乏辖区“五老”积极投入的身影。

  抓牢阵地建设,在“增效”上做文章。探索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等多种本土化施教形式,依托街道、社区级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和闲置空间,为关工委和“五老”打造符合实际、阵地共用、特色鲜明、寓教于乐的活动阵地。稻香社区秉持环境育人理念和五育空间营造手法,设置儿童多功能教室,开设手工缝纫、物创空间、互动科学实验等劳动实践课程,盘活低效绿地打造生态科普花园、迷你菜园等劳动教育场所,开展劳动教育20余场次,在辛勤劳动中锤炼青少年吃苦耐劳精神。

  二、品牌育亮点 促百花齐放

  河埒街道精心培育符合本地特色的工作品牌,努力探索和实践“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打造自己的“一招鲜”。

  以重点工作为抓手,突出“实”字。河埒街道各社区围绕铸魂育人、传承红色基因、关爱下一代等重点工作,从不同角度开展品牌创建。例如产山社区关工委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升级改造250多平米的“吴成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好历史文物20余件、照片资料500多张、革命史料近千册,制作微视频、开展微讲堂,传播英雄事迹,接待青少年参观者近万名。

  以地方特色为抓手,突出“特”字。水秀社区作为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积极打造“龄聚·领炬”工作品牌,凝聚“五老”和青少年等全龄力量,投身协商议事、小区治理等社区事务。以“五老”为骨干的群众自治组织——邻里伙伴自治理事会特别下设“爱芽委员会”,做细安全巡逻、困境帮扶、心理疏导等6项服务,以微光汇集成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炬火,牵头带领青少年开展“儿童议事会”共同“为社区建设献一策”,担任小小志愿者巡河护绿、垃圾分类,在实践中提升青少年家园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愈发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以工作创新为抓手,突出“新”字。街道各社区关工委注重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推动工作创新,赋予老品牌新内涵,给予新品牌新价值。积极擦亮产山社区“唐凤鸣帮教工作室”品牌,探索帮教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将帮教工作由穿越高墙的罪犯帮教,转为日常化、全方位、无死角、立体式的社区未成年帮教,将帮教融入日常、化为经常。

  三、“五老”融治理 绽遍地芳华

  河埒街道关工委充分挖掘“五老”这座人才资源富矿,推行“荣退+报到”模式,鼓励离退休人员主动到社区报到,及时把新退休、身体健康、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同志充实进“五老”队伍,保证“五老”队伍健康发展、“五老”事业薪火相传,现有80多名“五老”活跃在工作一线,承担起街道、社区普法、科普、帮教、网管、宣传等各项工作职能。

  按需搭建载体,让五老展特长。水秀社区 “五老”陈建英曾在民选中以绝对优势当选水秀社区居委会主任,具有人熟、地清、亲和力高的优势,常帮助邻里调解亲子矛盾,被居民亲切地称为“阿毛阿姨”,社区关工委及时捕捉部分家庭存在亲子关系疏离、矛盾冲突激化的痛点,成立了以陈建英为主的“阿毛阿姨调解工作室”,针对亲子关系紧张、青少年同辈矛盾、成长烦恼等案例,成功调解纠纷50余次。社区“五老”倪中兴退休前是无锡惠山泥人厂党委书记,对泥塑制作工艺和发展历程十分熟悉,牵头发起的“‘童’你一起 共话非遗”项目服务辖区青少年300余人次。

  创新组织设置,让服务覆盖全。河埒街道采取“党建+关建+小区”工作模式,融入市委组织部“把支部建进小区”工作格局,引导“五老”担任小区党支部委员,负责包干小区内关心下一代工作活动开展、精神关爱、队伍建设等职责,确保小区有“五老”,方便青少年有事找“五老”。稻香社区选派“五老”王荣庆担任小区党支部委员,作为“无锡好人”,热心助人的王荣庆发现溪南新村南片小区存在非机动车穿行多、儿童行走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及时上报,提出解决方案,推动社区完善道路空间学径建设、增设三角口袋公园,以无锡儿童友好示范社区建设成色擦亮儿童成长幸福底色。

  注重长效常态,让作用发挥实。在“水秀娃”的记忆里,夏天一定是带着墨香的。“五老”孙小凤15年如一日,陪伴一批又一批孩子一笔一划学习书法,近千名青少年走上工作岗位后还能坚持书法学习的好习惯。蠡桥社区公益书法班开办青少年书法展览,区、街道关工委领导亲自为优秀作品获得者颁奖。关爱下一代事业贵在传承、难在传承,例如倪中兴的泥人、冯钻荪的剪纸、孙小凤的书法……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会在一代代“五老”的坚守下,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传承的火种。

  (河埒街道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