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动态 »江阴市 » 正文

江阴“四阶递进”模式力促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

发布日期:2025-08-18         浏览次数:

  江阴市司法局关工分会以“法治进校园”为载体,通过“需求响应-兴趣激活-能力锻造-信仰内化”四阶递进,促进青少年法治素养不断提升。

  一是“维权帮助+趣味普法“,驱动激发学法热情。指派律师团队“入驻校园”,覆盖校园内外的法律需求,如校园欺凌维权、心理咨询、家庭矛盾调解等。开展趣味普法课程,借助电影《第二十条》剖析正当防卫,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与正义”。聚焦网络侵害、网络犯罪、网络游戏沉迷、电信网络诈骗等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将基础法律知识和案例转化成网络互动游戏、答题闯关、情景剧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趣味丰富、贴近生活的“打卡式”通关游戏和“沉浸式”多媒体声光电互动体验等方式提升学法趣味性,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最大增量”。

  二是“辩论比赛+模拟法庭”,锤炼法治思维能力。根据时事热点选取辩题,赛前指派律师对学生进行辩论指导,并在活动时聘请专家进行点评指导,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辩论口才。开展校园模拟法庭。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机电工程系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实践活动。选取了一起由手机矛盾引发的未成年人持刀伤人案件。案例由市司法局、学校,联合市检察院及法院共同设计。通过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的形式促使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将法治教育从课本延伸到实践,提升校园普法活动的启发性、互动性、参与性,引导学生遵纪守法,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三是“职业体验+实践创新”,心中根植法治信仰。组织学生到律所开展律师职业体验活动,通过“何为律师”专题研讨,近距离地感受律师独特魅力。活动后调研显示,不少学生萌生法律职业理想。祝塘镇开展中小学生法治小视频小演员评选活动,入围的学生参加自导自演的普法视频录制,以同龄人的身份向同学们宣传法律小知识,效果成倍放大。成功录制《小孩子自己买的东西可以退货吗?》等普法小视频在抖音、微信等平台播放。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法律知识,培育学生的学法兴趣,根植法治信仰。(江阴市关工委)